口述历史-改革开放前后桂林人生活的变化(学生访谈)

2013-04-26附属中学

[日期:2012-05-19] 来源:历史教研组  作者:

历史课外活动安排
指导老师 韦永容
一、课外活动名称
口述历史——寻找桂林历史的记忆
二、课外活动目的
历史课外活动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口述历史”是收集与保留史料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口述历史”以抢救流失史料,采访过程可以锻炼同学们的交流、表达能力,寻访过程可以丰富同学们的社会经历,增强同学们的历史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对象
全校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12年3月17、18日。
五、活动主题(任选一个)
主题一:抗日烽火中的桂林
主题二:解放战争中的桂林
主题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的桂林
主题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桂林
主题五:改革开放后桂林人民家庭生活的变化
六、活动方式
同学们可任选上述主题之一,通过对专题事件亲历者、见证人的采访,与受访者的交流,以笔记、录音、录影等形式记录谈话,从受访者的记忆中挖掘珍贵史料。比如选取主题五的同学可以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请他们谈谈他们所经历的文革时期的生活;选取主题六的同学可以访问自己的爸爸妈妈,请他们谈谈从小到大,家里衣食住行的变化。 
在采访前应做好准备,确定采访方向,预备采访问题。在采访过程中,如实记录下被采访者的叙述。采访结束后,整理好采访记录,填写“口述历史——寻访桂林历史的记忆”活动报告表,并在2012年3月19日(周一)晚上交。
 

 

 

“口述历史——寻找桂林历史的记忆”活动报告
姓名
 
 学校v
 
 
班别
 
 学号
 
 
采访对象
 
 采访地点
 
 
活动主题
 
 
文字记录
 

学生活动报告摘选
l        主题一:抗日烽火中的桂林
104班 赵佳华
爷爷:“当年日军大举南下,沿途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我们家附近的村庄都被日军所占,我们不得不被迫离开家,躲进山中,这一躲就是五天。我们没带吃的,就在山中摘野果、挖野菜,用来充饥。也没有水,就收集露水、雨水,连草皮里的水都不放过。日军走后,我们从山中出来,个个面黄肌瘦、饥肠辘辘,看着满目疮痍的村庄,有的人不禁流下了眼泪......”
 

114班 高  安
爷爷(退役军人):民国后,南宁是定为了广西的省会城市,抗战爆发后,南宁离海口太近了,容易受到敌人的威胁,所以1936年,当时桂系领导人李宗仁、白崇禧等就决定把省会迁回桂林。大概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桂林设立了八路军办事处,和桂系合作抗日。
抗战的时候,周恩来来桂林了。第一次是1938年底,就住在八路军办事处。《抗日救亡报》登了很多关于周恩来和蒋介石在桂林会谈分析战争形势的文章。第二次在1939年初,来桂林发表了演说,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过了两个多月,周恩来第三次来桂林,同文化界名人谈话。
 

101班 黄峙程
抗战时期,由于很多省份都被日本侵占了,外省很多人迁移到了桂林,带来了很多工业企业。我们厂(中央无线电器材厂)就是从湖南迁过来的,设在雁山。当时厂里大概有两百多人,规模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比起桂林本地的电器材厂,我们厂里设备是比较齐全的,有很多大功率的发电机。
 

116班 何宜昕
邻居大爷:我们家在抗战的时候卖过辣椒。因为很多湖南人都迁到桂林,他们爱吃辣椒,我看中了这个商机,就开始卖辣椒,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先进的搅碎辣椒的机器,我们都是自己动手剁碎的,拌上蒜头和料酒,做出来很香,很多湖南人、四川人都来抢购,甚至还有人交订金预定的。当时比较有名的几家酱园是万康酱园、上海大通酱园、老同兴酱园、上海酱园,但是很多人还是喜欢我们这些小店的,还有人专门买那些挑担子沿街叫卖的。
我堂弟在抗战时期买米粉也赚了不少钱。好多外地来桂林的人都很喜欢我们桂林米粉,吃了一碗又一碗,有的老顾客是天天都来吃米粉。那时候开米粉店的人很多,只要做得好吃一点的,生意都是很好的。
 

114班 李  健
外公:“抗战时,我才十几岁,两个日本鬼子来我们家把大米全部拿走了,只剩下藏在屋梁上的一点土豆。我爸爸还被日本军抓去干活,受尽了日本军的侮辱和虐待。我们要么躲在家里的地下室,要么躲在外面的防空洞。桂林很多山洞都可以躲的,比如有一次我们跑到了七星公园底下的纯天然洞穴,后来那个洞穴就被改造成了防空洞。当时日本在桂林扫荡,时不时有枪声、烂房屋倒塌的声音。后来八路军来了,在山上和日本军打游击。日本找不到八路军,就把整个山都烧了,那场大火中也不知道八路军还有没有活口......”
 

115班 赵  邦
爷爷:“1939年的时候,日军攻占广西南宁,逃难的人太多了,军队往桂林那边撤,老百姓也往那边撤,学生也流浪,火车顶上都是人。后来武汉这些地方失守候,大概1944年,过路难民再大量涌入桂林,到了晚上,马路两旁的骑楼底,几乎睡满了外地难民。他们一路上遭受无数次空袭,能够幸存下来,到了桂林的时候已经把上身的东西吃光用光。有的投靠亲友,有的就睡在大街上,政府也没能力管。”
 

115班 白  睿
邻居大爷:我们家是灵川的,1945年日军到灵川岭坪“大扫荡”,抓了我们村30多人,把他们捆到树上,有人在远处用望远镜看到日军用他们随身佩戴的刺刀将他们活活的戳死,有的人身上被刺了几十下,有的还被挖出心脏、肝脏……
 

102班 杨宇翔
邻居:大概是1944年,日军攻进桂林的时候我们就跑了,跑到山洞里。走的时候桂林城还是好好的,等战争结束,我们再回到桂林的时候,桂林的高层建筑不是被敌人用飞机炸毁,就是被敌人烧毁,整个市区成了一片废墟,惨不忍睹……
 

l         主题二:解放战争中的桂林
104班 蒋  娜
爷爷:“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一批解放军驻扎在我们村子(桂林灌阳县大龙村)后面的山上,藏得十分隐蔽。村民说这队解放军很少下山,但他们每次下山后都会慰劳村民。为了避免敌人发觉,他们不能生柴火,只能吃干粮,干粮吃完了,就吃山上树上的新鲜叶子或野菜,工作十分辛苦。”
 

103班 韦  旺
退休教师:“1942年,也就是百团大战后,蒋介石派人把叶挺从江西押到了桂林,就关在城北岑公祠,后来移押到城东省春岩,派人看守着。后来叶挺被转到了湖北,在1943年初再次被压至桂林,关押在建干路,其后又转到了羊角山。在羊角山的时候,蒋介石派人给叶挺送去很多法币,叶挺就算饿极了也没有接受蒋介石的施舍。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叶挺托人卖掉自己夫人的首饰,买了几只小猪和山羊来饲养。”
 

l        主题三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桂林
104班 欧贤勇
爷爷:“在大跃进时期,我们都拿出了锅碗瓢盆去炼钢,全家也都投入到炼铁的工作中,而且不管工作完成与否,都有好饭好菜吃。但在不到一年后,集体食堂的伙食越来越差,后来只能靠吃红薯度日了。”
 

104 班 梁宸华
爷爷:“当时我们家在第九生产队,队长一吹哨子,整队出动集体去劳动,种田、锄地等,吃饭也是集体的,开始大家分到的饭菜都一样的,后来条件没那么好了,就按工分分粮,出一次工记一次工分,到年底就按照所得工分分米、面。”
 

113班 宾理元
小学老教师:“大跃进原本是毛泽东的错误思想引起的。大跃进的时候毛泽东已经上了岁数,很想见见中国繁荣的样子,加上一些图谋不轨的人极力怂恿,于是就有了大跃进。大跃进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为不利的一次历史事件,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大炼钢铁,人们把铁锅、铁碗、铁盆等铁制东西投到土制高炉里,想用大火炼化成钢。这明显表明了中国人当时科学知识的匮乏。
桂林的某些地方,比如说五通,为了得到上级干部的认可,原本每户人的粮食加在一起,一个县不过四五吨,但进测量站时,一辆车载着全县的四五吨粮食来测量,出去后又把全县的粮食换了一辆车转载,再去进站测量,这样反复不断,最后测量出来上报的表格上竟然出现该县有几十甚至几百吨的总粮食产量。”
 

102班 邓淑芳
爷爷:“一辈子都忘不了1960年经济困难。那时候国家干部是可以发粮票的,凭粮票购粮、棉等生活必需品,所以有的人讲爹亲娘亲不如粮票亲,还有的人因为弄丢了一个月粮票而自杀,没有粮票就没有吃的。我们普通农民是没有粮票的,是真的饿着。那时候我才十几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又没有吃的,天天上山找野菜,挖树皮,能吃的一片叶子我们都不会放过。”
 

102班 李世韬
邻居:“经历过1960年经济困难的人,谁都不会愿意再回想起那个时期。没有饭,没有菜,好一点的时候就是红薯和包菜,有时候一天就是一个红薯。好多人营养不良,患上了浮肿病,死了很多人。还有吃野生植物中毒死的,比如吃野木薯就死了很多人。”
 

103班 许婵婕
爷爷奶奶:“1959年时,经济困难,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我们那时候才十几岁,没有菜吃,还要带弟弟妹妹,好不容易在山上找到点吃的,却要分给弟弟妹妹吃。生活非常艰辛,有时候饿得不行就咬破自己的皮,吃自己的血。那时候很多刚生育的母亲是没有奶水的,婴儿只能吸母亲的鲜血,不然孩子就活不下来。孩子活下来了,有的母亲都没有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就这样死去了。那时候到处干旱,一家之主的男人也没有什么可干的,要么去山上挖野菜,要么就去垃圾堆里捡垃圾。”
 

l        主题四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桂林
102班 刘 鑫
小区里的一个老人:“文革开始的时候,桂林有些人,特别是年轻人,为了紧跟当时形势,积极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中。1967年,市里的有关部门把带有旧民俗的老地名来了个彻底革命。除了中山路、中华路、人民路等少数民族几条街道没有改名外,其余的都改成当时非常“时髦”的新地名,比如解放桥旁边的“福棠巷”改成了“反封街”,就连“民主”“自由”“文明”“太平”这些路名都不要了,取而代之的是“红卫路”“文革路”等。不但巷子名称改了,连学校班级都改称“连”了。”改人名更是普遍,原来带有“宝”“贵”“富”这些字眼的名字都改成了“文革”“卫东”“兴国”等,表示自己“革命”从此开始。
 

113班 梁 珊
外婆:“文革时人们每天都处于一种惶恐、担忧、无助的状态中,耳边最常听到的是“某某某家里被红卫兵抄家了”“某某某今天上街游行被批斗了”。大家整天无心工作、无心劳动,总担心出去做事回来忽然发现自己家里被抄家了,家人被抓了,就像隔壁老婆婆的丈夫一样,做了那个时代的殉葬品,若干年后才能平反。”
 

102班 邓 艳
外婆:“桂林开始文革那天,我正在家休息,突然窗外传来嘈杂的喊叫声,我伸头出去看,发现很多学生一簇一簇站在一起,似乎在议论着什么,时不时有学生跑向师大学校(王城校区)后门。我很好奇,就下楼和人们一起到了后门,发现很多人已经围在那儿,旁边还站着很多学生,他们情绪激动地围在一起喊“毛主席万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之类的口号,后面还不停不断地有更多的学生加入。我以为出了什么事情,踮起脚尖一看,才知道是学生在贴大字报。”
 

111班 雷颖怡
外公:“文化大革命之前,我们家里还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工厂,当时开工厂赚了不少钱,盖了几栋房子,不愁吃不愁穿,在当时来说经济条件还是很不错的。文革发起后,我们家被列为“走资派”,家也被抄了,家里的工厂、几栋房子、几亩田地全部都被收走了,突然家里变得特别穷。弟弟也不知道做了什么,莫名其妙地就被政府的人给打死了。我那时候也就是十几岁,非常伤心,之后的日子说话要小心翼翼的,人心惶惶,生怕自己丢了性命,什么事也别出风头。熬过了那段黑暗的日子,也没得读书,没有高考,大学生也都下乡了。文革结束才恢复高考,我拼命看书去参加高考。高考刚恢复的那几年什么年纪的人都有,小的十几岁,老的五六十岁都有。”
 

111班 刘明春
外公:文革时期的桂林分为两派,一个是以韦国清为领导的,主要以工人为主;一个是以伍剑南为领头的,主要以学生为主。他们两派刚开始是“文斗”,用文章、报纸等方式对骂。后来“文斗”慢慢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武斗”。“武斗”之初,只是在街上打架,后来越来越激烈,演变成两派枪战。
那时候我是老师,是韦国清派。有一天我接到校长命令后,就和几位老师一起拿上冲锋枪、子弹和手榴弹去守西山,不让伍剑南派的学生过山。到了西山,我们看到了一具学生的尸体。山下有几间小房间,里面关押了一百多个高中生。后来两派战斗结束,学生们也被放了出来。”
 

l        主题五:改革开放后桂林人民家庭生活的变化
104班 李文博
爸爸妈妈: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足够的资金给每个兄弟姐妹都买新衣服,都是轮下来穿,最大的穿了之后,如果哪里坏了,就用针线缝好,小的继续穿,就这样传下去,甚至自己都没穿过一套新的衣服,女的都穿男的衣服,即使是不合身,也没办法,也得穿上。
没有足够的资金每天都吃上肉菜,有时候甚至一个月都没的吃上一顿,要等到过年时,才能吃上一顿。所以,在当时,我们都非常期盼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吃上一顿好饭好菜。
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干得很多的活,自己得洗衣服、煮饭做菜等等。如果是自己该干的,又不干就会受到大人们的打骂,大的孩子总是做得很多,因为小的孩子很多都不懂,得让着他们,只得自己任劳任怨。
因为家都在乡村,要上学要走很长很长的路程,每天很早就得起床,做早饭,干完活才能去学校。等到放学了,又得走很久很久才能到家,到家又得做饭,干活。日子就这样在一天天的劳累中度过。
后来,家中有足够的资金了,在县城买下了一套房子,搬到城里去住了,上学也不用走很远、很久的路程了,在家也不用干那么多的活了,也有新衣服穿了,日子渐渐好起来了,家中逐渐有了电视机、自行车......买上了新衣服,有时,也会吃到几顿肉菜,也不用等过年了。在当时,能买上新衣服,吃上肉菜,看上电视,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很满足,很高兴了。
如果在一个村子里,只要一家有电视机,全村人都会自己搬椅子,去别人家看。所以,妈妈家里在当时那个村是最受欢迎的了,每到晚上,村子里的人都会自己搬着凳子到她家围成几团,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家里有了自行车以后,兄弟姐妹们肯定都渴望自己能骑上自行车,而学自行车是一个非常痛苦、艰难的过程,自行车车身很高大,而它们个子又很小,每次学都摔跤,那时摔的伤痕,现在都还能看得出,即使是这样,也得学。
就这样,日子也一天一天的过去了,也渐渐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生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美好了!
 

  114班 纪俊鹏
  父母: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后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家庭生活可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穿衣的变化。以前我们小时候,人们的衣服都是蓝、灰和军绿色为主,购买成衣或布料都要布票。直到上世纪90年代,穿衣才慢慢开始有年龄、职业、档次的细分,这也是中国人衣着向品牌化、高档化、时尚化和个性化演变的开始。从以前“老土”变成了现在的“潮”,从保守变成了开放。
其次是食品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代,吃什么都要凭粮票购买。当时国家发行了很多粮票、食用油票、肉票、鸡蛋票等。在当时每人每月平均只有几两油、几个鸡蛋。副食品严重不足,几乎人人吃不饱,家家感到粮食紧张。从1993年粮票退出历史舞台后,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红烧肉、可乐鸡翅、肯德基、麦当劳等等。
从居住条件来看,可以说史从简陋到舒适。以前,大家住的都是福利分房,在城市里,住房以平房、大杂院、简易楼为主。从1998年,朱镕基总理提出住房制度改革的一整套想法开始,住房改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人们告别了福利房迎来了商品房,之后才有了别墅、摩天大厦。
最后,谈谈交通工具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出门是极其不方便的,基本都是步行,出远门就是坐长途汽车。长途汽车站总是人满为患,有种天天都是春运的感觉。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不久,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就买得起当时是四大件之一的自行车。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国家交通建设取得越来越多的成就,火车也慢慢变得极为普遍,其后一些老板有了私家车,现在甚至有人有了私人飞机。地铁、悬磁浮列车在许多城市也极为普遍,但是桂林的地铁还在修。
 

114班 黄晶晶
李伯伯:“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男女都是穿那种黑、蓝、军绿色的中山装,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确良衬衫,颜色开始多样化,九十年代,受香港明星的影响,喇叭裤、厚底鞋满街都是。现在的衣服颜色、质地、款式多样化,品牌也是很多的。”
“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前,每家每户的粮食都是很少的,大部分都是吃粗粮。经济困难时期连粗粮都没有,一天有一个红薯就不错了。分田到户后,每家每户都有了剩余的粮食。现在什么西餐到处是,食品总类越来越多了,食品安全性也越来越高了。”
“我小时候看到的都是平房、瓦房,房间很小很久,就放得下一张床,一张桌子,还要和弟弟妹妹一起挤一间房。而现在不同,人们经济条件好了,住的都是宽敞的高楼大厦。不仅是住得好,房间的装修也是越来越豪华了。”
“改革开放前,极少极少有自行车,改革开放后,自行车作为四大件之一我们叫它“二八寸”,是家庭生活富裕的代表。那时候也有解放牌汽车,不过那是政府公家的。现在进口轿车到处是,很穷很穷的人家才骑自行车了。”
 

111班 黄伟民
退休教师:“住房方面,改革开放前,人们住的都是用土对齐而成的,夏天在太阳的照射下会非常热,冬天寒风会从房子的缝隙中吹进来。
饮食方面,在改革开放前,粮食时很匮乏的,一粒米都很宝贵。那时候吃饭用的是粮票,粮票限定每人每餐吃多少,我们经常吃不饱,饿着肚子上班上学的,所以那时候人们的文化水平也就是初中、高中这样,都不是很有文化,上班干活工作效率也低下,原因之一就是吃不饱。
 

114班 熊玲芳
妈妈: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生活还是很苦的,一个鸡蛋分着吃,舍不得煮白米饭,有点米就拿来掺水煮粥。有些家庭有八九个孩子的,食物不够分,就给男孩先吃,女孩子活活被饿死了。
以前我们穿的衣服都是自己用的确良花布做的,现在商场里大把多款式的成衣,谁还跟你自己做衣服呢?
家里也没有任何电器,一个村有一台电视,全村人吃饭完就到人家家里挤着看电视。现在家家户户都是液晶彩电、冰箱、热水器、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