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部留学系列】真实的留学前浪后浪们--心里有光,眼里有火,奔涌在大河!

2020-06-24附中宣传处


前不久,B站一则名为《后浪》的视频刷爆了朋友圈。片中,何冰老师对新一代年轻人说:“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享用,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这个时代的年轻学子是幸福的,有着留学梦想,在逐梦路上日夜奋斗的学生们,是这个时代充满希望的后浪。纵观近现代留学史的变迁,我们能看到不同时代“后浪学子的群画像”:


中国最早留学一百人


公元1872年至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120名学生赴美留学。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名字—留美幼童。 

1919至1920年:在李大钊、毛泽东等人的推动下,我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达到高潮,先后共有1,700多名学生抵达法国学习。 

1950年到1965年间,由于当时冷战状态下的国际环境,政府向苏联、东欧、朝鲜等29个国家派出留学生10698人。其中向苏联派遣了8320人,约占派出留学生总数的78%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年六月,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成千上万地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学习自然科学,以便回国之后提高国内的科教水平。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中国留学史从此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41岁的龚祖埙来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进修;43岁的钟南山前往英国进修医学;1982年,林毅夫远渡重洋,在芝加哥大学学习农业经济;1983年,陈章良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研究生。



与此同时,自费留学的限制也在逐渐解除。1978年,公安部开始正式受理自费留学申请;1984年底,国务院出台规定,允许任何公民自筹资金出国留学,而此前的学历及工作年限等限制也均被取消。

21世纪开始后,随着留学不再受限以及人们收入不断增加,留学逐渐从只属于少数人的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002年到2012年的十年间,伴随着教育国际化这一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和进程,世界各国教育在不断发展和变革,以留学人员交流为主的国际教育环境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政府也颁布了更开放的留学政策,为更多人出国求学搭建了便利的通道和平台。而对比前浪和后浪留学群体的综合特征,也能从以下三个方面看出差异:

01留学国家——选择的多元化

十年前,留学生大多偏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而如今,留学国家的选择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特点,虽然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等国依然是中国留学生的首选,但荷兰、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阿根廷等国也都逐渐吸引了不少留学生,中国海外留学生的分布呈现“大集中、分布广”的格局。

02留学目的——回归本质,理性思考

2016年4月,杨澜在她的新书《留学改变了我的世界》里写道:“留学就是大写的苦逼,但却改变了我的世界。”同样,郎平也在其自传《激情岁月——郎平自传》中回忆了令其终身难忘并改变人生轨迹的留学经历。她深情道:“这段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在地上,很踏实。于是,郎平成为了世界的郎平。

留学群体开始更加重视留学的实质内涵,大多数人不再“为了留学而留学”,而是理性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就业倾向和专业偏向,大都带着比较明确的目的来计划自己的出国道路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目的明确地留学。

03留学前期准备--从直接出国到早期开始筹划

根据新东方2019年发布的中国留学白皮书来看,意向留学人群就读于国际学校或国际部的人群比例从2015年的2%增长为2019年的10%。对于适合留学的最低年龄阶段,很多家长还是认为本科阶段比较合适,越来越多家长对子女的学习规划更具前瞻性。

比起普通高中相对固定的课程和科目设置,国际高中课程更加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兴趣发展自由选择。 

但目前各类国际部鱼龙混杂,也促发了许多学生和家长选择的焦虑。除了办学历史、学校口碑外,课程设置、费用、历届录取记录等都是衡量一个国际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附国际部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在高中、大学及未来职场应具备的素质及能力。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学术英语、数学、计算机、商业、科学、社会科学、独立学习技能、沟通技能等,还有托福、雅思及SAT、ACT备考选修课。不仅如此,一附国际部中国高中课程和全英文的海外高中课程的授课模式以及持续性测评方式能够为同学们适应海外大学课堂和测试提前做好准备。一附国际部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批判性思维、英语语言、学术写作、团队协作等能力,为留学铺好前行的路,提高出国的起点。

回看过去几十年,无数前浪后浪留学生们在异国他乡孜孜不倦地汲取先进的知识与理念,再奔赴各路疆场,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在艰苦创业的荒漠,抑或是在教书育人、传承知识的学校,科研攻关的实验室……他们都用自己最理想的姿态去生活,正如视频中所说,“心里有火 ,眼里有光,奔涌在同一条大河”。文/图:国际部、附中宣传处  审核:梁德活  编辑:黄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