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教育动态--- 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

2013-03-11附属中学

一、背景和条件
 

1.科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基础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科学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培养有科学素养的公民。这种转化是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献调查表明,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满足以下各方面的需求。
  (1)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科学课程应当对促进社会发展起到更大作用,因为它能使学生对于科学是什么和科学能做什么具有更广阔以及更全面的认识。
       (2)国家的需要 。包括加快科学普及,开发技术领域的人力资源,处理环境等问题和提高公民素质的需要,也包括为了降低科学教育的成本和提供大范围普及教育的需要。
       (3)相关性和灵活性的需要。有许多地区的综合课程就地取材,将焦点集中在当地的问题和环境上,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非洲初等科学课程。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综合课程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例如,西澳大利亚初中科学课程建立了教学单元资料库,可根据地方需要以折衷方式使用。
     (4)满足特定学生群体的需要。有些综合科学课程是为了满足能力较低的学生、优等生或少数民族学生的需要而设计的。例如,《士著印第安学生的科学课程》是为士著印第安学生专门设计的。
2.科学课程从以"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向"作为相关知识的科学"转化
      20世纪50-60年代将科学课程重点放在科学学科知识上的。70年代,科学教育者开始呼吁将重点放在科学素养上的科学课程。涉及科学的相关性的主要课程改革运动,其中包括科学--技术--社会、环境运动和为所有人的科学。课程编制者的宗旨是,既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又要为将来深入学习科学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课程大部分都是综合科学课程。例如,美国的个别化科学教学系统(lndividualized Science Instructional System),英国的纳费尔德科学计划(Nuffield Science Teaching Project),澳大利亚的科学教育计划(Australian Science Education Project)等,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是第二次世界科学课程改革浪潮的集中表现。
3.科学教育的综合化趋势
    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综合化也成为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4.对科学整体性和相关性的认识有了提高
科学研究的实践证明:当有创造性的科学家采用一种新的综合的方法来探讨另一个学科领域的问题时,便加速了研究的进程;而专业化往往将研究者引入死胡同。人们必须能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并能通过在不同的学科和方法之间创造新的联系来克服这种局限性。
5.  对学习心理有了新的认识
在知识剧增的时代,"为迁移而教"已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学习的逻辑顺序不同于学科结构。研究表明,学生获取、同化和保持知识的过程和结构与学科结构无关,以前的教育迫使学生接受学科结构的做法是不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这已为教学实践所证实。事实上,许多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态度是不受学科限制的,这就为打破分科课程的单一的学科结构,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构建综合科学课程奠定了基础。
二、世界范围内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趋势
20世纪60-80年代后期,世界范围内综合科学课程一直在持续迅速增长。尤其在初中阶段,综合科学课程发展最快。
综合科学课程具有更大的社会相关趋势,在瓦尔纳和马里兰会议上都提出这一问题,其重要性正在增加。尽管社会相关性影响所有形式的科学教育,但许多国家将具有共同核心的综合科学教育作为对这一问题的最适当的解决方式。综合科学课程所包括的学科范围正在扩展,科学与技术教育的综合课程也正在发展,综合科学课程与其他课程领域(数学和语言)的综合的问题,也在探索中。
在综合科学课程的设计中,应用了教育研究的成果,课程开始建立在有关儿童思考和学习的方式、空间能力和语言发展以及文化背景和信念模式的知识基础之上;课程的文化相关和地域相关趋势也正在增加。
综合科学教师的培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有许多国家在设计和实施课程时吸收科学教师和科学教师协会参加。实践证明,这种方式非常有效。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科学课程的改革出现了新的趋势,科学课程改革已经超越了形式上的综合,发展为将科学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统一于科学探究的现代科学课程。
摘自《课程·教材·教法》   
  
 

0点计划课程及其活动
  0点计划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一个项目。其课程研究主要依据Cardner和Feldman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课程适用范围是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作为0点方案的课程设计,试图建立以下三个桥梁:(1)在孩子的好奇心和幼儿园的课程之间;(2)在孩子的能力与幼儿园的智力要求之间;(3)在教室中的学习和外部世界之间。而各种活动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包含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中的,具体有四个步骤:
1. 让孩子参与广泛的学习
  0点计划的课程包括八个学习领域:机械和结构、科学、音乐、运动、数学、社会性、语言、视觉艺术。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从事这八个领域的探索和学习,直接操作相关的材料。
各种学习领域和各种智能不是一一对应的,一种学习领域可能涉及多种智能,而一种智能也要运用于多个学习领域,如空间智能既运用于机械和结构领域,也用于视觉艺术领域。具体在一个学习领域要涉及哪些智能主要取决于对这一活动中所涉及的概念、知识的理解,及哪些智能更有利于孩子对这些概念和知识的理解。
2. 鉴别孩子的多种智力
    鉴别可以根据在全体孩子中某个孩子的具体表现,也可以根据这个孩子各种活动中的智力倾向。鉴别方法有正式的测量和非正式的观察。
关键能力是孩子在一个学习领域中获得成功的基本能力,在每个学习领域的活动前,0点计划的课程专家们都提出具体的能力指标。因此,教师描述一个孩子某个具体领域的情况时,就能比较具体化。如教师可以从"颜色的应用、空间感、表现能力"等这几个方面具体描述一个孩子在视觉艺术领域方面的情况。
3. 提高孩子那些已鉴别出的智力 
一旦鉴别出孩子的智能结构类型,教师就可以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指导。如为其设置具体的学习环境,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材料、工具,使他们能按照自已的速度、方式进行学习,让孩子的强势智能得到较充分的表现。在这一点上,0点计划的课程更强调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有成功感和被认同感。
4. 在孩子已有的较强的智能和其他学习领域之间架起桥梁
  将孩子已有的强势智能引入更广泛学习领域是0点计划课程的重要步骤。不同的智能结构导致了孩子在以后学习上的差异,而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能力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来说又是十分重要的。当孩子对某个领域的学习比较擅长时,及时给予他们支持,使他们有自信,有成功感,然后鼓励他们探索别的学习领域;将孩子在某个领域的特殊学习方式迁移至其他领域,如让一个在音乐方面比较好的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加进一些数学游戏。
活动举例--运用工具来工作目的:学会使用不同的工具。
核心部分:熟练地操作物体;手眼协调;了解功能的关系。
材料:第一组--将金属丝设成各种图样。4把钢丝钳、各种金属丝、纸;第二组--拧螺丝。4把不同尺寸的普通螺丝刀、4把不同尺寸的十字螺丝刀、各种大小不一、不同头帽的螺丝、4块不同尺寸、已预先钻好洞的木板。第三组--木工工作。4把锤子、各种小块的木板、小钉子、木胶。第四组--把回形针拉直。4把钳子、各种尺寸的回形针。
活动过程:①课前,将材料放在四个分开的盘子里,活动开始先与幼儿讨论安全问题及不正确使用工具可能会受到的伤害。②将四个盘子放在幼儿面前,解释如何使用工具来工作。把幼儿分成四组并解释各组间将会互换,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使用不同的工具。③巡回指导四组幼儿的活动,鼓励各组幼儿至少在他们所分派的活动中活动15分钟后再互换材料。
 荷兰高中课程教育改革的一个新举措
 荷兰教育改革的一个新举措就是对所有荷兰高中的考试科目加以规范,从1999年8月1日起规定了四个新的课程方向:(1)文化和社会;(2)经济和社会;(3)科学和健康;(4)科学和技术。前两个方向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科,后两个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理科。每个课程方向包括三部分内容;(1)这四个方向通用的内容;(2)本方向必学的内容;(3)选学的内容。
    1.荷兰提出这四个新的课程方向,就是要让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衔接得更自然,转换得更平衡,使学生所受的中等教育更加规范,更加有序。这不仅对学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有用,而且对那些不再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这些课程可以保证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能获得足够全面的知识准备。
2.荷兰这个改革举措既有详细的课程计划,又为进一步进行课程研究留出余地。这一方面体现在该计划本身除已详细开列的课程之外,还允许设置"其他"课程;另一方面,以数学课程为例,这个课程计划只是对这四个不同方向上的数学课程作出区分,即依次分为数学A1,数学A2,数学B1,数学B2。至于每个方向上需要学什么样的数学,为什么要学这样的数学,需要学到什么程度等等,则完全由专业研究人员和教材编写人员决定,这就为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留出了充分的探讨空间。目前已经见到的新版"数学B"教材有:现代数学(Moderne Wiskunde),网络(Netwerk),大数和空间(Getal& Ruimte),瓦格宁根方法(de Wagemingse Methode)等等。各大出版社都纷纷推出自已各具特色的新教材,真可谓百花齐放。至于哪种教材能被学校采用,则又完全由学校决定,教材的质量最终由学校这个"市场"决定。
摘自《课程·教材·教法》
 美国关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在基础教育阶段,美国基础教育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已经从专家理论讨论进入学校实际操作阶段。
       美国国家教育经济中心为基础教育学校制订了一套新的基础课指导性标准,即英语语言艺术、数学、科学、应用学习的操作能力标准及其项目作业实例。以应用学习的操作能力评价为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解决能力。高中生每年至少要选择以下内容当中的两种,即(1)设计一种产品、一项服务或一个系统(确认新产品、新服务或新系统以满足需求,并创造出解决这些需求的方法);(2)改进某一系统(发展对人、机器和工作过程的方法系统的理解,排除在操作中的故障问题并设计改进其效率的策略);(3)计划和组织一项活动(从构思到结束,对所计划和组织的活动的各个方面负责,充分利用的人员、时间、经费、物资和设备等资源)。
      --交流工具与技巧。(1)学生向熟悉相关内容的专家听众做项目计划或成果的口头陈述;(2)学生给校外组织准备一份正式的书面提议或报告;(3)学生结合文字、图象或声音进行多媒体展示。
       --信息工具与技巧。(1)学生收集信息以帮助完成项目;(2)学生为某一具体目的使用在线网源交流信息;(3)学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制作多页文档;(4)学生编写、增添并分析使用相关数据库的数据程序;(5)学生创建、编辑和分析信息的电子数据表,以表格、数据表来显示数据并包含多种图形图式。
       --学习和自我管理的工具与技巧。(1)学生从范例中学习;(2)学生在完成工作活动时回顾自已的进展,并按日期和需要调整先后次序;(3)学生评价自已的表现。
        --与他人共同工作的技巧。(1)学生参与建立和操纵一支自我指导的工作小组;(2)学生帮助小组中至少一名新成员做计划并执行方案;(3)学生按当事人的要求完成一项任务。
●俄罗斯小学开设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叫做"周围的世界",这门课程包括两部分:人和社会,以及自然知识,平均每周上两课时。它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学习能力外,还使他们形成对周围世界、人际关系以及道德标准的个人态度。
●美国计划在中学生物课中增加基因组方面的内容,并已制作出了一套多媒体基因组教材。多媒体光盘的主要内容有:基因变异和人类历史;如何对基因组测序;基因组研究和医学的未来;伦理道德和立法及社会问题案例研究。
●德国学生给老师上电脑课。在计算机方面,一些学生的知识早已超过了他们的老师,在高技术方面应该让内行给外行补课,这一"教你的老师"行动项目首先在小学开始实施。美因一陶努斯县政府将为实施这一项目提供大约6万马克的资助。
加拿大重视"软技能"培养。在航天、汽车、生物技术、环境和信息技术领域里,技术人员为数众多,普遍缺乏"软技能",即管理能力、协作攻关能力和口、笔头的表达能力。为此要重新思考和构建大、中、小学的教育体系,教育需从小学到大学不断灌输有企业家精神和冒险精神的思想。
 
 国外中小学学制改革的趋势
 当今国外中小学学制改革的趋势有两个特点。
●提前入学  联邦德国不少学校接受5岁儿童入学。法国试行的一体化实质是让5岁的孩子接受小学的义务教育。在英国的学制中早已明确规定:满5岁的儿童进入第一级学校。在美国有人提出,孩子应在4岁开始上学。其理由有四:1.从生理上说,现在的孩子比其父兄幼儿时期要早熟得多。2.从心理上看,普通教育是比较严格的教育,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严格的要求。年龄越大对严格管理越加反感。3.从管理上讲,小学入学早,中学生年龄就小,可以减少流生,降低中途退学率,有助于中等教育的普及。4.从职业教育角度分析,提前入学可以腾出时间为政府和工业界对中学毕业而又不准备升学的学生进行职业培训。
        为什么要提前入学,多数国家认为,婴幼儿入学前,出现过几次智力发展高峰。根据脑细胞发育成熟的进度,儿童智力发展出现过三次高峰,3岁前为第一次高峰,4至9岁是第二次高峰,10岁后为第三次高峰。让他们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中小学教育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相比,它是一个"季节性"颇强的教育,所以目前不少国家在加强早期教育。除了加强学前教育,不少国家在改革中小学的学制,让儿童更早地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延长学制  前苏联1984年的教育改革,把小学入学年龄由7岁改为6岁,将中小学的学制延长1年,把十年一贯制改为十一年一贯制。西班牙由14岁离校延长到16岁,16岁后还要进行两年职前教育,实际是延长到18岁。美国正在考虑改革中学教育,向高中学生提供相当于大学低年级水平的技术训练,使基础教育年限延长到13年。
         主要原因有二个:其一,由于科学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再是人的数量而是人的质量。这就要求21世纪的劳动者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家"。越来越需要让孩子在学校里面有更多的时间,来提高人的素质,而不是急急忙忙地把他们过早地投入劳动力市场。其二,中学毕业未能升入大学,又找不到工作者,往往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瑞典将普通中学与职业学校合并,成立综合中学,把三年制高中延长为四年制。法国不得不延长中学的学习时间,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既为了提高人的素质,也是为了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出现。这两点正成为国外延长学制的理论依据。
 
欧亚中小学资讯教育概况 
  一、欧洲地区的资讯教育
英国  资讯科技在英国国家课程的设计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具备使用资讯科技工具的能力。能分析、处理并展示资讯。学生应掌握的能力包括:使用资讯资源及资讯科技工具去解决问题;使用电脑系统、套装软件等资讯资源及工具支持不同的学习;了解在生活及社会中使用资讯科技的含意。英国学校的电脑教育强调的是教导学生如何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将电脑当作工具使用,并且能有独立判断"如何使用电脑,何时使用电脑"的能力,故课程中并末涵盖传统的程序设计内容。
           德国  目前德国小学阶段的资讯教育是开放性的,依不同地区的教育政策而有所不同。德国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学习传统阅读、写作、能力为主,电脑运用在数学、德文等科目较多,教育软件的使用领域也多半在阅读写作、数学、科学等科目。到90年代,资讯科技成为所有中学生的必修科目。资讯科技的教育目标是:(1)资讯科技:基本结构及定义;电脑及外部设备的操作;解决问题的演算法。(2)日常生活实用:使用及控制的可能性;电子资料处理的发展。(3)社会及经济影响:微电子普及的影响,资讯科技的良机与危机;相关理论的发展;资料及人格的保护。德国正在从事其它资讯科技在教育上的应用研究,如广域网/局域网、多媒体、远程教学的应用等。
    法国  法国学生除了在9-10岁接受50小时的电脑教学外,电脑教学是整合在各科目之中的。"全民计算机计划"是法国资讯教育的重要计划之一。该计划为全法国学校购置了电脑设备。目前,法国正持续更新学校的硬件设备,加强软件的研制与教师的训练,并将教学重心放在一些应用软件,如文书处理、电子表及多媒体等的应用上。在中学的电脑整合教学中,其应用情况如下:1.电脑用来当作物理、化学甚至地质、生物等科目的实验室工具,协助获取、计算、分析数据等工作;2.把电脑当作音乐课的一种新式电子教学方式;3.使用电脑查询数据库,使用CD-ROM,上网查阅信息;4.接收卫星影像作为教育用途,如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地学都有需要。
二、亚太地区的资讯教育
韩国  政府的政策决定了电脑硬件的分配、教育软件的开发和教师培训等问题。目前韩国小学生在3-6年级的弹性时间中选择电脑教育;5-6年级的工艺课中则有一章是专为电脑教育设计的。初中电脑课是选修课,高中的资讯工业是选修课程。韩国政府1996-2000年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下:1 .开放教育的基础建设;2.多媒体软件开发;3.远距离教学;4.研究开发资料科技的基础,如网络质量的提升;5.学术资料库的开发;6.数字图书馆。
香港  香港小学的电脑教育将电脑学习单元编入学校内各有关科目。至1996年,香港有74%的学校在初一至初三开办"普通电脑"课程,97%的高中在高一、高二开设"电脑"科目,每个学生在上电脑课时都有一台电脑可以使用。资讯科技课程纲要旨在培养学生对电脑及资讯科技技能的认识,涵盖三个主要范畴:电脑系统、信息处理及程序设计,为学生未来升学或就业做准备。目前香港政府考虑如下措施:1.电脑设备。2.电脑训练。3.网际互联网,以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电脑教育。
新西兰  根据新西兰国家课程电脑相关内容是包含在科技课程的一个重要领域:资讯与通讯中。学校可有以下实施科技课程方式:1.独立设置一门"科技"科目。2.发展一套系统化课程,将科技整合入其它学科中。3.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运用。4.授课重点放在科技活动上。从一年级到十三年级都可以安排"科技"课程。
三、各国实施资讯教育的难题
--学校教室的电脑设备不足(比利时、保加利亚)。
--本国语电脑软件质量不佳(奥地利、比利时、德国、保加利亚、泰国)。
--缺少资金(拉脱维亚)。
--电脑置于电脑教室,无法促进学生在校内应用电脑学习(爱尔兰)。
    --入学考试影响电脑教育的连续性(日本)。
--教师缺乏兴趣、动机及运用电脑的能力(奥地利、比利时、泰国)。
--接受新教学方式的速度迟缓(卢森堡)。
--人才缺短(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