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附中】学生成才的摇篮 教师成长的沃土

2021-11-19附属中学

喜迎广西师大附中八十华诞,引发我这个附中退休老教师的许多回忆和联想。其中感慨最深的是,师大附中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摇篮,是教师成长发展的沃土。

图注  贝桂鸾老师

我于1994年秋季学期调入师大附中工作,当时全国教育界都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附中提出的“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教育理念,不只把追求高分进入名校深造作为培养学生的唯一目标,将素质教育寓于课堂教学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理念和行为习惯。当年我们历史组的教研课题是“情境教学”与“合作学习”,通过营造各种历史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历史、思考社会发展规律,并在合作学习中培养适应当代社会的优良品质。作为重点中学,当然必须服务每位家长的厚望,那就是学生的高考,但我们把“服务考试”与“服务人生”有效结合,作为教学的一种艺术境界来追求,并把服务人生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每季度一次的历史小报,每天一版的“历史上的今天”,每节课前的“三分钟历史小老师”成为我们的常设活动。进入本世纪初,师大附中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也让学生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2008年我作为负责人申报立项的自治区重点教育科研课题《广西新课程教材开发中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采取了“专家引领,团队合作,师生共同研发”的研究方式,学生们通过访谈拍摄、文物信息采集和整理等方式,产生了一批高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论文和初中学生的口述历史小作文,还有的学生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课题结题多年以后,如“抗战老兵访谈”、“红色旅游资源与乡村振兴”等课题,仍在老师带领下继续进行。进入新课改以后,培养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以及创新意识,更是成为了附中领导和教师的共识,近年来附中学子在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连连获奖甚至屡屡斩夺头鳌。进入高校深造以后的学生,面见或来信都常有谈及,感谢母校老师在中学阶段为他们的高校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图注  指导高三学生备考

图注  高考送考鼓劲

图注  学生参观采访八路军办事处陈列馆

图注  第二课堂(重走长征路)

图注  学生参观采访拍摄采集乡土课程资源

图注  学生自主探究课

图注  教学研讨

图注  师生祭扫八百壮士墓

附中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增进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各类团体活动就不在此一一赘述,谨此以每一位附中人印象深刻的“宝积之声”为例:2001年秋季学期,我任教的高184班已经是高三毕业班,同学们虽然也期待“宝积之声”这一年一度的文艺盛宴,但难免担心会给学习带来分心耗时的影响。我给同学们提出建议和指导,把历史学科学习与节目编排有机结合岂不快哉。在文艺委员和科代表的带领下,同学们选定了“青春之歌”作为节目主题,分为五四运动—长征组歌——二九运动—解放初期—十年建设—恢复高考—新时期建设七幕,以歌舞加上时装表演的形式,全班几乎所有同学都上了台。在编排节目过程中大家分头查资料写台词选歌曲,热情洋溢齐心协力,同时感受着这个过程又是对中国现代史的一次有效拓展学习,才艺和素养都得到了提高。汇演的评奖结果,我们的节目获得了特等奖,同学们真是兴高采烈收获满满。

图注  当年学生做的历史小报

为孩子的中学就读择校一直是社会上最热门话题之一,因为中学阶段是关系到孩子成人成才的基础。可作为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择校,同样关系到青年教师入职后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师大附中是我任教的第四所学校,也是我专业成长最重要的一个平台。附中有一个好传统名为“青蓝工程”,即老教师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以传帮带。我到附中的时候已经是参加工作的第十二个年头,虽然已经不是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但在政史地大组里也还是比较年轻的。组里真是人才济济精英云集,有当时的校长特级教师李庆忠老师、政治特级教师梁庆忠老师、历史教研组长梁志卉老师、地理特级教师林梅老师。他们厚积薄发的专业积淀,他们爱生如子的教育情怀,他们精益求精的教学追求,都让我仰慕并值得我学习。他们也给了我许多专业上的指导和教育教学艺术上的点拨,让我进步更快,受用不尽。后来我也曾经与多位初涉教坛的青年教师在“青蓝工程”中结对,亦师亦友,青蓝同行,教学相长,获益匪浅。科研课题的共同研发,教学设计的相互探讨,听课磨课的中肯交流,都成了我这个老教师学习提高的契机。青年教师们不断在市内、区内乃至国内荣获教学比赛大奖的时候,我也受到极大的鞭策,保持教到老学到老的热情,永远在路上且行且进。其他各科教研组的同仁们同样在青蓝工程的促动下,老中青携手并进,才有附中教育教学的不断提升。附中还常设“青年教师读书班”,请本校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外校专家给青年教师定期培训,也提供他们共同研讨业务,相互交流启发的平台。师大附中的青年教师成长迅速,老教师也不断追求卓越,一代一代附中教师的青春和心血,谱写了附中八十年的春华秋实、桃李芬芳。

图注  跟青年教师研课

从附中毕业的莘莘学子,无不怀念宝积山下和八里长街的青葱岁月,这是他们成人成才的温暖摇篮;在附中工作过的教师,都难以忘怀并感恩这片沃土,给予我们专业成长发展的优渥养分。 

图注  贝桂鸾老师

作者简介:贝桂鸾,广西特级教师、中学历史正高级教师、广西首批 “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桂林市科研课题结题评估专家、桂林市学科带头人、桂林市优秀教师。曾任广西师大附中历史教研组组长,2019年退休。贝老师从事中学历史教学三十六年,追求“服务考试”与“服务人生”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境界。曾主持和参与多个自治区级和市级重点科研课题,有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期刊,主编和参编过《高中历史概念地图》、《桂林历史》等六部地方教材和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