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让“人文”的关注在语文教学中实现

2013-04-09附属中学

[日期:2003-11-07] 来源:广西师大附属中学  作者:

让“人文”的关注在语文教学中实现

 

不是要多一些人文关注吗,我认为作为一个语文教学者,应该让人文的关注在具体的教学中实现。                                                                                                                                                                                         

中学语文教材改革之中,一个重要问题也旋即凸现出来,即人文主义思想理念对中学语文教学施加的影响和作用问题。因为近年来每当我们谈及语文教学的改革,多从语文教学过程出发,探究教法,研讨学法,以获求语文教学的效能。无疑,这些努力都出于良好的愿望,但极少重视甚至忽视语文教育所持有的文化语境,漠视语文教学的文化价值取向,也即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那么何谓人文主义精神呢?人文主义源出于拉丁文humanus。十四到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先进思想家,为了摆脱经院哲学和教会思想的束缚而提出的,作为反封建、宗教统治的武器,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而现今我们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想理念,应该是要求人们有心血和良心,要有同情和怜悯,要培养一种真挚的充满人格的品格。这些思想理念在以前的教材中体现是薄弱的,不被人重视的。在语文教学中,关注人文主义精神对塑造学生的灵魂,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因受到形形色色的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产生了新的价值观,极端个人主义重新抬头。竞争的空前激烈,贫富分化的加剧,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给人的心灵上带来了重创,彼此冷漠、倾轧、缺乏同情心,整个社会出现了一种浮躁的心态,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地出卖国家、民族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丧失国格、人格,甚至铤而走险,自取毁灭。这些人走向国家、民族的对立面,和他们缺乏或丧失良好的人文精神是有重要关系的。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势必影响到祖国未来的一代,他们在这样所谓的“耳闻目濡”的影响下,怎么可能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呢?这些事例在我们身边还是很多的;浙江金华的一个高二学生因为不满母亲的严厉管教,可以将亲生母亲杀害;北京的清华大学的高才生竟然会不可思议地用浓硫酸残忍地浇动物园中的狗熊,……他们身上的人文精神早已丧失殆尽,在我们成年人群体中,缺乏人文精神的事例也层出不穷,有些大款为了自己的奢侈、淫欲的生活可以一掷千金,但对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却视而不见,对社会公益事业或是冷漠,或是吝惜,甚至还要借此大发其财,中饱私囊。还有些国家干部则对他人处于危难境地,其冷漠、自私已达到了让社会公德这杆秤无法容忍的地步。……未成年人也好,成年人也好,缺乏良知,缺乏怜悯,归根结底还和他们所受的育,特别是人文主义教育有重大关系。

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很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教学主阵地,而人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习得和培养,主要是在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尤其是中学生正处于这一时期,这一学习阶段是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的关键期。因为刚进入青年前期的初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性的断乳期”,心理上充满了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的矛盾。所以从这点出发,中学的语文教学渗透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地凸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主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强调人类的教育要与天地协调,符合人的本性,其实这与西方文艺复兴的先进思想家提出的人文主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联合国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圆桌会议报告中也指出:“当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损人利己动机的驱使,对为社会服务和提高对社会利益的责任感越来越没有兴趣,当前迫切需要回到具有关心特征的早期时代的价值观。”可见,人文主义精神无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都被有识之士重视和推崇,关乎与对人性的塑造和陶冶。

我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现在还普遍存在一种语文学科“工  具性”的误导。的确,字、词、句、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教学,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任务,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的最根本的体现。但这并不能说明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学习指导掌握语文这门  “工具”。问题在于,语文教学追求工具关怀,只关心规律性,追求的只是教条,而不是人的本身。比如,在选取文章上,较为单调的、歌颂性、理性的文章居多,这些格调只能培养学生粗浅的掌握文字的能力,对于情操培养作用是有限的,也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体会不到文学的美感。另一个问题是,语文教学上的功利主义色彩浓厚,从考试标准化到训练机械化,从教材国家化,到教授程式化,乃至上课套话,作文假话,使学校语文教学的课堂变为灌输考试的工厂,学生成为填充知识的容器和追逐高分的奴隶;语文教学是仪式主义、沉闷的、充满了焦虑和烦躁,毁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语文教学本身所潜含的人文精神,是我们重视人本身教育的切入点,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精粹的聚合,“教学”是对这种文化精粹的解读与传递,它面临的是所有的学生。我们必须让语文教学具有的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和陶冶价值在学生身上得以实现。

 那么有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现这些人文主义所体现出的价值呢?

首先是加强文选,选择的文章应侧重于人文精神,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如选用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其中的《小石潭记》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章,作者寄情于景的写法让人叫绝,难忘,作者将自己的人生失意,仕途不得志的忧愤心情,寄寓于小潭的水、树、竹和石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人生的艰难,又如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传世名篇《岳阳楼记》除了让学生饱览洞庭湖壮观的胜景,更是让学生为这位“古仁人”深处逆境但仍心怀“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而净化一次灵魂。同样苏轼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诸葛亮的《出师表》也让学生感悟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感,除此还选用明清的游记,如清朝姚鼐的《登泰山记》,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学,可选鲁迅的《社戏》,让学生体味纯朴的乡情,回味美好的童年生活;还有《一件小事》,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情节,体会普通的劳动人民身上那种勇于负责,关爱他人,同情他人的朴素而高尚的情操。  朱自清的《背影》中老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动人一幕,总能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父辈的艰辛和那深沉的爱,呼唤被淡漠的亲情的回归。鲁彦的《听潮》中那如诗般的话语“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让人感叹大自然的柔美、温馨,而“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崖边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对发剌着岩石的壁垒……海水疯狂的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的将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的身上。”又让人感怀大自然的博大力量,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除此以外,巴金的《海上日出》及周作人、胡适等人的美文,同样也是学生不可多得的人文主义精神的“进化”素材。总之,这些闪烁人文主义光辉的篇章,让人感知人间的美好,人与人或人与事物的感情交流,大自然美妙和神奇的力量等一切美好的东西。

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初级的做人道理,教会他们何谓做人的价值,慢慢体验做人的意义。理论专家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帮助儿童成为充分成型和完善发展的人。但语文教学毕竟不是政治课,它是通过文章的阅读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健全美好的人格,特别在今天高度竞争的环境中,正确认识自我,善于协调自己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的关系,了解人的意义、精神、价值是要通过审美方式来实现的。要实现这一点,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要为学生创立审美的场景,激活他们的审美情感。因为在艺术欣赏和形象思维中,如果没有情感的参与,想象就成为胡思乱想,理解就成了抽象思维,失去了生动形象性。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能与课文产生感情共鸣,就不会得到精神满足,产生美感。要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师就要先全身心地投入,然后把充沛的感情,有层次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互动和微妙的审美心理。如在观摩教授孙犁的《荷花淀》一文中,开头写水生嫂月夜编席等夫归来的场面时,当教师感情投入到朗读下列语段:“水乡的夏夜,景色多迷人!月亮初升,淡淡的月光静静地泻在大淀上,水面笼罩着一层轻纱般的雾,月光和薄雾融和一起,把大淀变成了一片银白世界。徐徐清风送来缕缕荷香,令人心旷神怡。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中,一位纯情的农家少妇,灵巧的编制着席子,她偶尔望望淀里,秀目柔情。她的心灵定然和白洋淀一样美丽宽广。”这段话调动起了学生的审美情感,产生了体验作品艺术的美的强烈欲望。学生在而后的赏析下,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优美的风景、风俗画:夜景美→月光映照,芦花洁白,荷花飘香;生活美→技艺熟练,物产富饶;形象美→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此时,学生和老师、和作者、和白洋淀的儿女产生了相通的情感;白洋淀如此美丽,她养育的英雄儿女,岂容日寇的铁蹄来蹂躏,学生心灵深处升起的浓浓的热爱祖国山河的爱国情是那样的自然而强烈。 再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清华园中的荷塘月色的夜景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同时配以老师动情的朗读:“曲曲折折的荷塘月色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 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浪。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荷塘月色》宛如一支情丝依依的小调,荡漾着风月淡雅的幽思,在这声图并茂的意境中,把作者的情感—“哀愁“与喜悦撞击的情韵化为自己的情感,然后经过渗透沉淀,形成高雅的情趣,溶入其血液之中,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试想当学生长期浸润在这样的环境中,高尚的情趣追求,对美好人生的追求怎么可能不根深蒂固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呢? 另一方面,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意识,承认审美感受由于受  师生年龄、心理、阅读、知识结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比如在教授《生命的意义》一文时,针对保尔•柯察金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学生如理解成珍惜生命,为国家,哪怕为他人甚至为个人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也是可以的,不一定要强求我们每个初中生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而奋斗,因为这也符合目前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还有一个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审美既要有一般的认同原则,又要有创造性,引导学生对美感的体验,追求美感的最高境界。比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特别是在分析老父亲蹒跚身子,爬栅栏,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片段时,可由学生在假定的环境中演绎这一场父子情感互动的场面,让每一位学生直接体验父亲的不易(还可让学生当场介绍自己父亲的工作状况)、父亲的深切爱子之情(由学生当场回忆父亲对自己关爱的故事),体验儿子的内疚、自责和感激之情。在授课中,对朱自清所写的这种父爱形式所体现出的价值,可以让学生放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去体会这种亲情的可贵。要让学生知道能立足于现实社会,是人的自立能力的体现,这样整个社会才会进步、发展乃至繁荣,在此前提下,如果在人与人之间存在关爱、同情、关怀,这种社会才是完美的社会,人性美才会达到最高的境界。他们不仅会对自己父母的艰辛、而且会延伸到对全 社会中父辈们生活、工作艰辛不易的理解、同情,必将激发他们广博的爱心。 当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也不能放松。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雨果、高尔基等作家的作品中,有众多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人物,如哈姆雷特、高老头、安娜•卡列尼娜、母亲等形象,让学生从中体验人文主义精神。

 总之,我们的语文课理所当然要成为人文主义精神教育的殿堂,应该让我们的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培养美。引导他们热爱自然、体悟生命、感受崇高,激烈他们唤醒自我,仁爱博大,富于自尊。